踏访兰考学精神 深耕党建育桃李

1.png

踏访兰考热土,追思焦公足迹。我们有幸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河南省社会工作部组织的新兴领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此次学习,以焦裕禄精神为核心纽带,将沉浸式党性淬炼与新兴领域党建实践深度融合,既有理论授课的精准点拨,又有现场教学的灵魂触动,更有本土案例的实践启发,让我在思想根源上明初心、在方法路径上找方向、在责任担当上强自觉,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能力升级。

一、以精神铸魂,明晰“为何抓”的初心答案

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的课堂上,“深学、细照、笃行”的院训与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相互印证,让我对新兴领域党建的根本逻辑有了穿透性理解。过去面对党建与业务的协调难题,总有党建与发展孰轻孰重的迷茫。沉浸式课程《您好 焦裕禄》中“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赤诚,焦桐树下“治沙育人”的坚守,让我彻底转变认知:新兴领域连接着社会发展、市场活力与民生需求,党建工作的核心正是传承焦裕禄式的为民情怀,抓党建得民心才能促发展。

培训中张武帅处长解读了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强化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理论学习。康来云教授带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黄建教授、耿明斋教授、杨群红教授、陈自力局长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对河南新兴领域党建实践的思考,更让我明晰抓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既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政治责任,更是以党建温度激活发展动能的现实需要。作为支部书记,我们必须把焦裕禄精神中的“为民底色”转化为抓党建的根本动力,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做到抓党建促发展,永远跟党走,业兴感党恩。

二、以方法赋能,拓展“怎么干”的实践路径

我所在的范仲淹公学自2020年10月成立党支部以来,始终以“党建强则学校强”为核心理念,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与办学治校、德育育人、学生发展深度融合,先后获评河南省首批“民办中小学特色示范校”、南阳市“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邓州市“中小学党建示范校”等荣誉。我校党建工作重点做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机制,筑牢民办学校党建“主阵地”。全面贯彻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制定《章程》、学校规划、师生权益保障等重要事项均有学校党支部决策,由校委会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季度至少上一次党课,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每年都要组织支部党员的组织生活会,全面提升党员教师的素质,着力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

二是做好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学校党支部联动学校团委、少先队开展“主题团日”“主题队日”活动,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利用校园广播站开设“党建小课堂”,通过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在“七一”、“国庆”、“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文艺演出、主题团课、队课;每学期还会邀请专家举办“忧乐精神”报告会、法治报告会、励志报告会,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三是以传承忧乐精神为特色,打造立德树人新品牌。作为以“范仲淹”命名的学校,我们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与传承“忧乐精神”深度结合,把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让党建有温度、德育有特色。

(一)编写特色读本,让“忧乐精神”有载体。由党员骨干教师牵头编写《范仲淹文化读本》,收录范仲淹的文章、诗词、故事及名人评价,既解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施政方略,也挖掘其“以民为本、胸怀天下”的精神内涵,让师生通过读本学习,把“忧乐精神”与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联系起来,让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同频共振。

(二)开展主题活动,让“忧乐精神”入人心。我们以“传承忧乐精神”为核心,设计系列德育活动: 举办“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让教师讲述“为国分忧、为教尽责”的初心故事;开展“范仲淹故事分享”主题班(队) 会,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责任担当;组织“忧乐杯”作文竞赛、“传承忧乐精神、奏响时代强音”歌咏比赛,开展“千人诵读《岳阳楼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忧乐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师生日常言行的准则,更是党建引领德育的生动实践。

以上工作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

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我对党建工作的方法又有三点感悟:

一是学校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如拓宽教师学习成长途径,解决教师学生实际问题等,增强党组织对师生的吸引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是下功夫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师生用沉浸式学习的方式感悟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党性教育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骨干引领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让党员包干引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像焦裕禄当年种泡桐那样扎根群众,通过精准服务让组织更有温度;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实践中,让抽象的党建工作变得具体可操作。范仲淹公学党支部将继续以“党建引领、特色发展”为总基调,不断探索新兴领域党建新思路、新方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刘荣会系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

点击查看学员心声投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