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摘要: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楷模,他的崇高风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品质的生动结合。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崇实黜虚”“ 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分析焦裕禄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契合点,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弘扬,也为党员领导干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提高自身修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时代价值进行论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内容的焦裕禄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崇实黜虚”“人定胜天”“公而忘私”等思想的传承和超越,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进行充分认同、吸收后,传承并运用到当时社会文化实际中的光辉典范。

一、焦裕禄“亲民爱民”精神对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以民为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尚书·五子之歌》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提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秩序理论,荀子则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来说明人民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思想内容,其蕴含的顺民、重民、恤民、安民等思想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强化公仆意识,践行初心使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体现对焦裕禄人民情怀的由衷赞赏和深沉仰慕。焦裕禄认为,一个共产党员,以什么态度对待群众、关心群众,这不是什么方法问题,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纯不纯、战友感情深不深的问题。这绝不是漂亮的辞令,而是深沉的感情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把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放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第一位,原因也正在于此。

焦裕禄“亲民爱民”精神是对古代“以民为本”思想的继承,但这种继承不是盲目的、囫囵吞枣式的,而是辩证地继承,超越式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本质依旧是维持旧有的封建秩序,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的。而焦裕禄的“亲民爱民”的精神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并矢志不渝地在勤政为民的实践中鞠躬尽瘁,在短暂的生命里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二、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对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对此作了经典性表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的是努力进取、绝不半途而废的斗争精神。孔子的“明知其不可为而可为之”、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强调的都是“自强不息”的思想,并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圭臬和道德品格。

“艰苦奋斗”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要义,也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不断向前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奋斗、抗争、不屈是贯穿焦裕禄42个人生中一幅最壮丽的风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壮丽豪言。这种夙夜在公、无私忘我的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焦裕禄将传统的“自强不息”精神创造性转化为“艰苦奋斗”精神,这种超越体现在两点:一是作风简朴。当有人劝他更换破旧的衣帽鞋袜时,他严肃地说:“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整天想的是吃喝穿戴,不讲革命工作,那怎么行呢?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焦裕禄始终坚守着“土气”的本色,一刻也没丢掉过为党、为人民奋斗的思想。二是强调自力更生。在洛矿工作期间,焦裕禄大胆启用被视为右派的技术员,自主研发出可供机器高效运转的零件。可以说焦裕禄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性体现。

三、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对传统文化中“崇实黜虚”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中国实学是以“实体达用”为理论框架、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涵的哲学学说。宋代苏轼在《策略五》中提到:“去苛礼而务至诚,黜虚名而求实效”,清代戴震强调“凡事履而后知”。

“科学求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重要支撑。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和弘扬他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焦裕禄从兰考县情出发,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通过对全县的风沙、内涝、盐碱进行大规模调研,摸清了“三害”的分布情况和形成原因,因地制宜描绘出了治理蓝图。他的这种“科学求实”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结合新情况新实际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第一,抓主要矛盾。20世纪60年代的兰考,度荒救灾是当时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解决这些问题,就抓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焦裕禄从实际出发,把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魄力。第二,尊重客观规律。焦裕禄治理“三害”的办法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大规模摸底、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种尊重规律、把握规律的求实作风是焦裕禄有效治理“三害”的前提,体现了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工作态度。

四、焦裕禄“迎难而上”精神对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人定胜天”的字面意思是人可以通过自身力量改变自然,引申为意志坚定的人,定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逸周书·文传》第一次提出:“人强胜天”,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梁启超在《新罗马》六出中又说:“小生每念物极必反,人定胜天,怯大敌者非丈夫,造时势者为俊杰,当仁不让,舍我其谁?”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很多传说都是古人对“人定胜天”精神的称颂和褒扬。

“迎难而上”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特质。他认为,怕困难、怕革命,不敢斗争,不敢胜利,不是战斗着过,而是得过且过,这是缺乏无产阶级坚定性的表现。焦裕禄还把干部比喻为牛,他说:“我们要做革命的牛、人民的牛,就得有股干劲。牛原来不会拉套,把头低下去就会了。我们干工作,不会的,钻下去,下死劲干,没有干不成的。”就是凭借着这一股敢想敢干的拼劲,兰考的干部群众才会在他的带领下拧成一股战胜“三害”的绳,汇聚起了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可贵的是,焦裕禄把传统的“人定胜天”思想进行了创新发展。传统的“人定胜天”思想虽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人的智慧、人的努力,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带有一定的盲目色彩,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因素。焦裕禄的“干劲”讲究方法技巧,不盲目、不冲动。看到沙丘,他说可以栽树,防风固沙;看到水坑,他说可以种藕、养鱼;看到盐碱,他说治住它,让一片白变成一片绿,等等。他还说:在困难面前,要干,要革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天灾。可见,焦裕禄面对问题既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又有改革创新的意识。

五、焦裕禄“无私奉献”精神对传统文化中“公而忘私”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公而忘私”的意思是为了公事而忘了自己的私事,形容大公无私的精神,语出《汉书·贾谊传》:“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唯义所在”,表达了先贤们为了国家可以忘记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事可以舍弃自己的私事,不因利害而趋避,哪里有大义就往哪里去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强调的都是先大家后小家、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和为国为民情怀。范仲淹、文天祥等无数仁人志士,都有为理想、为大义献身的情怀,都是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在焦裕禄看来,共产党员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应该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这是检验一个党员党性纯不纯的重要指标。在洛矿工作时,焦裕禄经常说,一个共产党员首先要有一颗对党的赤诚忠心,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有了私心就会忘掉党性,人也会变得自私起来,听不到群众的心声,摸不到群众的脉搏。据当时选派焦裕禄到兰考的开封地委书记张申回忆,开封地委知道他是带着肝炎病去兰考的,曾经多次要求他住院医治,但都被他用这样那样的理由拖延下去,直到病情危重,仍念念不忘党的工作。

与传统的“公而忘私”相比,焦裕禄的奉献精神具备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人民性。焦裕禄把人民当作衣食父母,心里时刻牵挂着百姓的冷暖安危,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火车站扎堆外流的劳苦大众,焦裕禄痛心疾首,随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流民问题,生动诠释了他以人民为天的公仆情怀。二是无私性。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想的、干的都是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不考虑自己带病的身体,甚至到了生命最后几天依然不舍得吃药止痛。由此看来,焦裕禄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传统文化“公而忘私”思想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共产党人对传统“公而忘私”思想的新诠释。

六、焦裕禄精神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焦裕禄精神的“五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式传承,创新式弘扬,对于新时代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加强研究,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深入研究、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探索,是绵延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之义、必由之路。研究传统文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前提下,努力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实际的衔接点、契合点。比如,传统文化中针对个人修为的“见贤思齐”“中和中庸”“孝悌忠信”的思想是今天“择善而从”“以和为贵”“孝老爱亲”等观念的精神养料;传统文化中针对国家为政之道的“民惟邦本”“礼法合治”等观念正是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理念的思想渊源。这些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养分,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深入挖掘并结合实际科学运用。

(二)革故鼎新,在扬弃中继承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受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认知能力水平等因素影响,传统文化中可能存在与当下实际不相时宜的因素,甚至可能存在一些毫无价值的糟粕性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对待、科学取舍传统文化。一要辩证地继承,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如“仁义”“和合”“大同”等思想加以传承和弘扬,对那些陈旧的表现形式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等内容加以摒弃或改造。二要创造性转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继续在新时代发挥精神导向作用。三要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在保留、传承其思想精髓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延展,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要求。

(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我们民族、国家自身的文化价值态度上予以认可、思想上予以认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蕴和底气。因而,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智慧理念,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一方面,要创新传播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新兴融媒体的技术优势,使之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分展现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形象和精神面貌;另一方面,要赓续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系焦裕禄精神研究院研究员、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师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