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思念叫永远

世界上,有一种精神叫永恒,有一种思念叫永远。

在兰考,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灿烂的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永远记在人民的心田中,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磨灭不了他在人民心中的光芒。这个名字就是焦裕禄,这种精神就是焦裕禄精神!多年来,行走在兰考这片焦裕禄同志生前战斗过的土地上,我经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深深地感动着、温暖着……

焦桐.jpg

永恒的追求

2014年3月24日,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大背景下,贵州省15名县委书记和5名乡镇党委书记不远千里来到兰考。在焦裕禄纪念馆前,一位饱经沧桑且满含热泪的老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绥阳县委书记尹恒斌和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见状上前关切地询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在攀谈中,两人得知,老人叫魏实庭,已经82岁了,是兰考县葡萄架乡人,刚从附近的医院看病出来,顺路来看看曾一起战斗过的焦书记。

一听说老人见过焦书记,所有的人便围聚了过来,并纷纷好奇地问道:“焦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人颤巍巍地说:“焦书记是一个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的人!他即便只有一个馍,也要分给乡亲们吃。”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又问:“老人家,您认为现在的干部怎么做才能让老百姓满意?”对于这样一个高深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的老人思索片刻,喃喃地说道:“一定要对老百姓好!”就是这样一句没有任何雕饰的话语,瞬间让所有干部们破防。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定要对老百姓好!”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力重千钧,因为它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深刻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无言的传承

2018年4月1日清明节,春暖乍寒,天空下着小雨。这天的焦裕禄烈士墓前,前来自发拜谒的群众依然络绎不绝。一大早,我陪同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来到这里。在众多的人群中,一位身穿军装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老人在两个年轻姑娘的搀扶下缓步拾级而上,来到焦裕禄烈士墓前。

由于墓前的人比较多,老人不便上前,就远远地站着,静静地看着,深沉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烈士墓,似乎是在追忆着什么……

正当众人怀着虔诚的心情向焦裕禄烈士墓敬献花篮之时,老人也突然回过神来,肃然而立,默默地摘下军帽,和大家一起虔诚地鞠了三躬。

活动结束以后,老人没有久留,就离开了墓地,但他挺拔的身姿和远去的背影,与烈士纪念碑交相辉映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中。

这一刻,他虽然什么也没有说,又似乎说了很多很多。后来,听纪念馆的同志们讲,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姓名,也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年纪,但在大家的印象中,每年的清明节老人都会过来,以前是自己来,今年也许是身体原因,也许是想告诉孩子们一些什么,便带着孙女们一起来了。

丰碑心中有,精神代代传。

在兰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焦裕禄烈士墓的老人很多很多。他们有的是焦裕禄的亲人,有的是焦裕禄的战友,但更多的是受恩于焦裕禄的群众。他们不仅时时刻刻把焦裕禄装在心中,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弘扬着焦裕禄精神。

永远的思念

在兰考,如果有什么能够证明焦裕禄曾经来过,且从未离开,那一定非焦桐莫属。六十多年来,焦裕禄当年为了挡风治沙亲手栽种的那棵泡桐,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仅一直静静地守护着兰考这方水土,而且将根深深地扎在了人民的心中。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有事没事到焦桐树下坐一坐,和焦书记说说话,已经成了兰考人追思焦裕禄最常见的方式。

2018年8月盛夏,我和往常一样来到焦桐广场,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静静地注视着焦桐,职业的习惯让我不自觉地走上去和老人攀谈。

我问老人:“大爷,您见过焦书记吗?”

老人笑着说:“见过!”

从交谈中我得知老人以前曾在县城卖菜,于是我就好奇地问他:“焦书记到您那里买过菜吗?”

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就被打开了。

他说:“焦书记当年经常骑着自行车,戴着顶帽子,车把上挂着一个公文包,下班的时候顺便来俺店里买菜。”但当我问他焦书记买过肉没,老人回忆片刻说道:“没有。那时候穷,焦书记家里的人多,他又经常接济穷人,哪有多余的钱买肉?每次来买菜,都是拣最便宜的。”

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和兰考的许多人一样,大家可能都觉得是自己对不住焦书记,才让他受了那么多的苦,临终也没有吃上一顿好饭。

“焦书记是为俺兰考人活活累死的,俺兰考人对不住他!”老人旁边的大娘补充道。这就是咱们的老百姓,你对他一点好,他就会念着你一辈子的好!

“焦桐”不言,下自成蹊。

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这里听了焦桐的故事后,无不感慨地说,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站下焦桐树下,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焦裕禄精神所打动,又无时无刻不被兰考人民的言语和行动所温暖。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渴望能够涌现出更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让这一份份温暖化作执政为民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焦裕禄精神研究院研究员、焦裕禄干部学院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