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摘  要: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在新时代逐渐得到澄清。通过资料梳理与史料互证,澄清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就是焦裕禄在河南尉氏、兰考等地实际的治理过程中孕育的精神凝华、伦理指针与道德情操,以“科学求实”为核心特征,以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为深刻内涵,与焦裕禄精神的其他方面紧密相连。对于我们当今治身、治学与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启示研究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长期以来,焦裕禄同志“好干部”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焦裕禄精神的全新表述说明,焦裕禄不仅仅是人民的好干部,更是具有科学求实精神的实干家。在主张科学治理的当代,其中孕育的科学求实精神亟待被发掘,并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意蕴与当代启示。

一、进场逻辑: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生成求索

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从哪里来?这是摆在首位的问题。经过历史资料的梳理,我们能够了解到,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不仅与历史发展进程与时代任务有关,而且和焦裕禄本身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在发生学的逻辑下,梳理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形成条件与过程,对于阐释清楚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诞生与时代进程息息相关。科学求实的精神孕育于浩瀚的黄河文化底蕴之中,更与当时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一方面,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孕育于黄河文化底蕴之中。长久以来,出于“治害兴利”的需求,黄河流域诞生了大禹、西门豹、郭守敬等一大批具有时代远见与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留下了政治家与科学家双向互动的经世致用传统,为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留下宝贵财富。这对生于黄河、长于黄河、建设黄河的焦裕禄同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由时代任务所唤醒。千百年来,黄河流域“三害”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在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更给黄河流域加剧了天灾人祸,“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是旧社会人民痛苦生活的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先后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然而,黄河治理不能单靠一腔热血,更要靠扎扎实实的功夫与科学治理的思考。时代的发问、人民的需要让焦裕禄走上了科学治理的道路,其精髓就蕴含于科学求实精神之中。

第二,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诞生与干部成长息息相关。焦裕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育的干部,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孕育于“求存”“求知”与“求治”的社会主义干部成长历程中。首先,少年时代救亡图存,奠定科学求实精神基础。焦裕禄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焦裕禄生于旧社会,从小成绩优异,但受困于家境被迫辍学。在少年时代,焦裕禄亲眼见证了侵略与压迫的残酷。为了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焦裕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边沿斗争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优秀的干部。其次,青年时代敏于求知,初见科学求实精神风貌。焦裕禄生于旧社会,本身的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在解放后,先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工农中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与洛阳矿山机器厂中学习先进技术。1954年8月,焦裕禄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工农中学学习,同期很多工农同学无法赶上学校进度,一度面临退学境地。然而焦裕禄发愤图强,起早贪黑,即使宿舍熄灯也要继续钻研,并且经常带着作业本去全日制在校生宿舍请教。短短六个月时间,在与劳动相结合的新社会教育中,焦裕禄就掌握了大量科学知识,锻炼了敏捷科学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在焦裕禄的个人成长生涯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最后,壮年时代励精求治,彰显科学治理先行者风范。从大学毕业以后,焦裕禄先后担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与第一书记。在“社会大学”“劳动大学”之中,将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凝结出扎扎实实的成绩与永垂不朽的精神。在“求知”与“求治”的两个成长时期,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不断凝聚,日益突出。

第三,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重新彰显是一种必然。长期以来,焦裕禄精神被广泛宣传,随着更多史料被发现,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日益丰富。焦裕禄病逝以后,穆青撰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使得焦裕禄的“好干部”形象深入人心。上个世纪曾多次掀起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浪潮,焦裕禄精神被先后概括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1964)、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精神(196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990)。这些论述抓住了焦裕禄爱党爱国、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内涵。然而,焦裕禄本身是一个鲜活的人,焦裕禄精神也具有不同的侧面,这些仅仅抓住了焦裕禄精神的一部分。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更加关键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重新概括了焦裕禄精神,“科学求实”被列入其中。新的表述不仅意味着对当今党员干部的更高要求,也意味着焦裕禄精神对不同的群体都具有广泛启发。因此,必须科学阐释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为以史资政提供更加丰富的学理论述。

二、结构内澄: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三维透视

那么,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什么,又包含着几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在史料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将其概括如下: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是焦裕禄同志在河南尉氏、兰考等地实际的治理的过程中孕育的精神凝华、伦理指针与道德情操,这一精神以“科学求实”为核心特征,以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为深刻内涵,与焦裕禄精神的其他方面紧密相连。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的爱国奉献精神。在焦裕禄同志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先进技术与爱党爱国相统一的典范表达,集中体现为他坚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设想不等于现实”但“精神能够变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焦裕禄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与实际工作之中树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落后地区发展起来不能单单靠规划与设想,而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焦裕禄逐渐吸取更多的经验材料,奠定其科学求实精神的逻辑前提。二是“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人生观。上级安排他从农村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他便刻苦钻研,勤奋笃学,最终成为工业战线上的红旗手;上级把他派往兰考县救治灾情,他并未表现出对安排的不满,而是感谢党组织将他派到最困难的地方,锻炼他的能力,最终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实绩换来了除“三害”斗争的重大成绩。焦裕禄始终把自己当作是“人民的儿子”,将人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关心张庄的沙丘有没有封、赵垛楼的庄稼淹没淹、秦寨的麦子长没长,却对身体的病痛只字不提。三是“除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别的利益的价值观”。焦裕禄认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疾苦重于一切,始终做事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这种价值观具有双重意蕴,在技术与人类之间,人类是具有更加的崇高性的,而技术是服务于人类的;而在个体与集体之间,集体的利益是至上的。正是因为这种价值驱动,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才为了人民,开展科学探索,力求找到治理秘方,将科学与技术的支持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力量。焦裕禄之所以能战胜困难与病痛,做出科学探索并转化为治理实效,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创新精神。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对待一切奇谈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遵循从物到思想感觉,再从思想感觉到物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捍卫真理,分别谬误的有力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这一认识路线体现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焦裕禄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科学经验,创造出防风治沙的三大原则。一方面,深入走访,身体力行,开展调查研究。为收集根治“三害”的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迅速组织一支“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过全县一百二十多个生产大队,踏遍全县五千多里的沙窝激流,带头走在倾听民生疾苦、关心人民群众的第一线。通过调查研究,焦裕禄有力反驳了转移灾区群众、依赖救济的错误想法,认为这种决策将“越救越灾,越逃越荒”。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为他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另一方面,走访群众,集中民智,总结科学经验。他向当地富有经验的农民请教作物栽种,研究水利灌溉方案,试验防风固沙的办法,向群众学习总结出防沙固沙的经验,确定了造林治沙的三条原则,一是因害设防,先在耕地周围栽树,阻挡风沙,保护庄稼;二是主要“犯风口”上的流动沙丘,除栽植树木外,实行封沙育草,以加速复蔽固定沙丘;三是逐步增种补植耕地里的枣树、柿树增加经济收入。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人民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引黄灌渠取得较大成绩,植树造林显现初步成效,当年风沙遍天、盐碱内涝的灾区成为一片农田林网交错的绿洲。

第三,“在群众中间扎了根才能对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协同育人精神。科学求实精神的体现不仅仅是躲在书斋里做学问,而是要将正确的认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成效。从正确的认识到有效的实践需要组织的力量,而实践持续发挥的力量依托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前者依靠协同精神,后者则依靠育人精神。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够将科学的观点转化为治理实效,依靠的正是这两点。一方面,坚持协同精神,增强治理实效。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焦裕禄指出,“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主张“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要求一改变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意识与精神状态,让县委这个“班”思想齐、动作齐,为兰考全局的系统工程治理把方向、定调子。二是协同有效组织。焦裕禄组织动员干部与群众成立专业化领导考察小组和自发性救灾群众队伍,多次开展党、团支部汇报会、干部、社员代表、老农座谈会与群众大会,联络生产、交通、外贸、粮食、能源等不同系统,以多主体优势共同化解兰考难题。三是树立模范典型。组织管理并非冰冷的指令,而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焦裕禄不仅自己是模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还在更大范围内选树模范。主张“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树立起“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这四面红旗,提升组织成员的信心、决心与毅力,推动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另一方面,坚持育人精神,确保后继有人。如果想治理实效持续发挥,就必须解决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焦裕禄同志并非科研、教学系统中的专职人员,其育人精神体现在对发展教育的重视、对团的工作的领导以及焦裕禄本人的言传身教之中。一是对发展教育的重视。早在前往兰考之前,焦裕禄就曾在大营区黄集村指导教学工作,改神庙为学校,初步彰显出反对迷信、主张科学,为子孙后代办学的精神。在兰考任职期间,更是将教育当成重中之重。任职期间兰考小学增加了230所、初中增加了13所、在校生人数增加了23417人,对于推动当地学校教育做出巨大贡献。二是对团的工作的重视。团是党的学校。焦裕禄始终强调团的工作要紧抓阶级斗争,开展青年阶级教育,培养造就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无产阶级后备人才。在发动青年向“三害”斗争时,既明确教育青年认识到生产斗争的主要矛盾,又组织引导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由此推动青年在团的科学领导下开展除“三害”斗争。三是焦裕禄本人的言传身教。焦裕禄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以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教育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面对困境难题,他总是保持乐观态度,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提前做好调查研究,认真细致规划分析;虚心听取不同意见,有效落实正确意见。他的言行深入贯彻毛泽东思想,展现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青年政治觉悟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三、当代启发: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深刻启示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要负责任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刻理解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焦裕禄并不生来就具有科学求实精神,而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形势下掌握新技术,成长为服务党和人民的党员干部。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与普通群众应当从焦裕禄科学求实的人生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寻找领导干部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平衡点,转化为科学治理实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站位要高,情怀要深,这是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价值性启发。焦裕禄俯下身子调研、深入基层破解“三害”的最终目的是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方面,要坚定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践行政治忠诚。焦裕禄对党的事业始终满怀忠诚,他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部署号召,以高站位引领自身的价值追求。这启示我们,讲科学性也要讲党性,科学研究必须要坚持爱国主义的根本立场,要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研究生涯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另一方面,要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焦裕禄对人民的生活满怀关切,他在兰考治灾期间,与老贫农同吃同住同劳动,顶着风雪徒步为农民送救济粮,忍着肝痛也时刻不忘心系农民状况。焦裕禄之所以能够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一生,就是在于他对广大劳动人民怀有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开展科学研究必须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讨经验、讨方法,努力用科学技术成果造福人民群众,以深厚的情怀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第二,学问要实,技术要专,这是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专业性启发。一方面,专业知识与方法的积淀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焦裕禄专业知识的积累离不开他刻苦求学、主动求知的经历。这启示我们,专业知识一定要求在专门部门的学习经历,搭建具有科学性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方法,但是同时更加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永葆求真求实的精神,才能推动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形成自身专业化体系,善于运用专业知识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专业能力的塑造需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焦裕禄的正确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来源于生产劳动实践。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与社会发展加速双向融合的今天,更需要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解决。

第三,动员要广,目光要远,这是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有效性启发。一方面,要善于动员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焦裕禄深刻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防灾治灾最有效、最坚实的力量,他领导群众同困难作斗争,依靠群众完成各项艰巨任务,发动群众以科学方法投入生产活动,广泛的群众动员为彻底实现兰考县的改头换面提高力量源泉。因此,要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作为工作的制胜法宝,只有动员广大群众才能实现团结一致办大事。另一方面,要把握人才战略,涵养长远眼光。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焦裕禄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青年的红色教育,提高青年政治意识与政治觉悟,为党和国家培养红色接班人,促使兰考一代一代变得更好。这启示我们,科学治理应当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支持力度,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推进。

作者:向立东,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欣怡,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兆龙,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